倫敦2011年5月23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查看實時排名,請訪問: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asian-university-rankings/2011 )
香港科技大學超越香港大學并領(lǐng)先于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和東京大學 (University of Tokyo)。日本是入選最多的國家,分別有5所和57所大學進入大學前10強和前200強,領(lǐng)先于中國大陸(40所)、韓國(35所)、中國臺灣(16所)、印度(11所)、泰國(9所)、印度尼西亞(8所)、馬拉西亞(7所)和中國香港(7所)。
13個國家進入排名,其中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首次入圍。
大學前5強
2011年 | 2010年 | 獲評大學名稱 | 所在國家/地區(qū) |
第1名 | 第2名 | 香港科技大學 | 中國香港 |
第2名 | 第1名 | 香港大學 | 中國香港 |
第3名 | 第3名 | 新加坡大學 | 加坡 |
第4名 | 第5名 | 東京大學 | 日本 |
第5名 | 第4名 | 香港中文大學 | 中國香港 |
(查看大學前200強,請訪問: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asian-university-rankings/2011 )
2011年 QS 亞洲大學排名 (QS Asian University Rankings) (TM) 顯示出,盡管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印度都進行了大量投資,中國香港的大學仍處于領(lǐng)先地位。香港科技大學以略微優(yōu)勢超越香港大學而位居榜首,彰顯了其所取得的蓬勃發(fā)展,同時香港中文大學保持著其前5強位置。
QS Intelligence Unit 負責人 Ben Sowter 表示:“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在大部分評選指標中都占據(jù)優(yōu)勢,其突出的國際化特色顯示出與眾不同。香港科技大學在研究成果方面具有優(yōu)勢,2011年這種優(yōu)勢有所擴大。”
盡管日本經(jīng)濟不景氣,但其大學繼續(xù)表現(xiàn)強勁。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 (Kyoto University) 分別上升一位至第4名和第7名。
在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仍保持其前3強位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NTU) 則在其2010年強勁表現(xiàn)的基礎(chǔ)上有所提高,上升一位至第17名。
中國大陸的大學在名譽評選指標中表現(xiàn)強勁,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學術(shù)方面都位居前7強,在雇主方面則分別位居第3名和第4名。
今年大學前50強較2010年新增兩所印度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分院 (IIT Kanpur)(第36名)超越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院 (IIT Bombay),后者則下滑兩位至第38名。政府投資使研究成果有所增加,但在引用方面得分過低表明印度的研究還尚未像亞洲其它領(lǐng)先的大學那樣具有影響力。在7所馬拉西亞大學中,6所較其2010年排名有所上升,其中馬拉西亞大學 (UM) 上升三位至第39名,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 (UPM) 則上升二十位至第57名。
在大學前50強中,20%的大學所辦學歷史都不足50年,其中香港科技大學才剛剛歡慶建校20周年,這樣的事實證明了該地區(qū)充滿活力。
(由于該 URL 過長,請務(wù)必將該超鏈接復(fù)制并粘貼至您的互聯(lián)網(wǎng)瀏覽器的 URL 地址欄。如有空格,請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