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D觸控交互新方向:摸起來有感覺的Obake彈性觸屏
多點觸控已經(jīng)是上一個時代的技術了。短短數(shù)年時間,多點觸控技術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極致,遺憾依然沒有解決——在一塊沒有任何觸覺反饋的平板玻璃上指指點點真是人類有史以來干過的最傻的事情。
那么,觸控技術下一個方向是什么?答案自然是“讓你的手指有感覺”。
圖1 通過Obake彈性觸屏界面擠一下小山就起來了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Dhairya Dand和Rob Hemsley日前向外界展示了它們的科研成果——一款能提供觸覺反饋體驗的觸控原型機Obake。這款設計結合了執(zhí)行器、深度相機、投影儀、一塊硅材料屏幕,能為觸控屏帶來更多的觸覺體驗。
Obake被稱為是一款“2.5D顯示屏”,從根本上講就是一個帶彈力的觸控板,自身特制的彈性觸摸屏能夠讓顯示內容直接投影在表面。它和傳統(tǒng)觸摸屏的區(qū)別在于:硅材料顯示屏通過相機為觸控操作添加了第三個坐標,既通常我們所說的Z坐標(深度),可以檢測用戶手指的推、拉等輸入操作,同時執(zhí)行器對屏幕保持和塑形,以匹配用戶手勢。
圖2 這樣的3D觸控交互設計怎能不讓人聚焦呢?
麻省理工相關研究人員表示,Obake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模擬水的流動性和可塑性,同時允許以三維幾何形狀來施展傳統(tǒng)觸控手勢,而傳統(tǒng)觸摸屏手勢則是通過3D幾何形狀呈現(xiàn)。由于Obake設計過于復雜,這項技術暫不會直接應用于于智能手機或是平板電腦,但該研究或將會影響到未來3D顯示屏與人們的交互方式。記住,有反饋才叫觸摸,這個功能以后一定會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