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康發(fā)布《全球白內障認知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在中國,視覺質量成為了老齡化關注的首要問題(82%),優(yōu)先于聽力(77%)和記憶力(75%)。同時,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受訪者(90%)愿意支付白內障手術費用,且受訪者(95%)愿意為人工晶體付費以實現(xiàn)術后無需配鏡,此兩項調查結果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在術后效果方面,絕大多數(shù)本土白內障患者認為術后視力和生活質量均有提升,且超過一半的患者(55%)認為術后視力水平可年輕10歲。
報告顯示,中國受訪者除了對白內障手術有較高的消費意愿外,對術后效果也有更高的期待,這也側面印證了國民對于高質量視覺體驗的追求。大部分受訪者希望擺脫眼鏡困擾,認為佩戴眼鏡后會感受到自身的衰老(69%)。同時,受訪者也期待通過白內障手術進一步強化閱讀、開車、使用電子設備等日常生活體驗。
目前,白內障手術仍是患者改善視力的有效方式。通過選擇植入老花矯正型人工晶狀體,患者在改善視力的基礎上,還可進一步減少佩戴眼鏡或實現(xiàn)直接摘鏡,以滿足遠距、中距和近距等生活場景的用眼需求。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81%使用各類老花矯正型人工晶狀體的患者與74%使用單焦點人工晶體的患者均認為生活質量在術后得到提升。在中國,97%和95%的本土術后受訪者分別表示,白內障手術改善了視覺質量和生活質量。
報告顯示,盡管中國受訪者對于白內障手術的認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在專業(yè)信息獲取渠道和專業(yè)人員信任度方面仍有待提升:
84%的中國受訪者了解白內障手術需要永久性植入晶體。
85%的中國受訪者了解術前患者可自行選擇人工晶體, 滿足個性化需求。
僅61%的中國受訪者從眼健康專業(yè)人士(Eye Care Professionals)處了解白內障手術相關信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83%)。(美通社頭條)